傳承工匠精神:小發明派上大用場
—記二分公司維修工王偉發明“打卡神器”
走進二分公司,當提到維修工王偉,大家紛紛夸獎他心靈手巧,平時修理個桌椅板凳,維修個工具管件,都是他的拿手活。當提到他發明的打卡子工具,眾人贊不絕口地稱其為“打卡神器”。聽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講述王偉設計發明的經歷后,深深體會到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冬季供暖過程中,受管線老化等因素,時常出現小的漏點,為了不影響大面積用戶供暖,只能采取打卡子這種暫時補救措施,等到供暖期結束,再進行徹底修復。所以打卡子便成了細小卻經常性的工作。維修人員在打卡子過程中,用手掌頂著螺絲刀反復轉動作業,幾個漏點修復完,工人師傅的手上都會磨起幾個水泡。而且在水中作業時,視線不好,螺絲刀很難對準卡子上的螺帽,好不容易對上了,轉兩圈又脫離開來,還要重新對口,在水中打一個卡子往往需要十幾二十來分鐘,由于工作效率低,給公司和用戶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
王偉把這種情況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工作之余,他經常思考,在打卡子過程中怎樣才能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更大限度保護維修人員的手不被磨起水泡呢?,他在五金店發現一種叫“雙向棘輪螺絲刀手柄”的工具,頓時來了靈感。如果使用這種雙向手柄代替螺絲刀把手,既能提高打卡子速度,又能有效保護維修人員的手不再被磨起水泡。
有了這個構思,王偉開始設計剩下的部分,考慮用一個小套筒替代螺絲刀頭,套筒內置“一”字刀頭,這樣轉動時就不會輕易脫離。可就是這個簡單的套筒卻難倒了心靈手巧的王師傅。
他走遍所有五金工具店也找不到符合自己的設想又與卡子相配套的套筒。在苦尋無果的情況下,王偉決定自己要手工做出一個套筒來。想法雖好,可是找到適合做套筒的材料卻相當不容易。采用鐵的材質太軟,使用壽命太短。采用普通鋼材又太硬,不易于加工打磨。經過網上反復查閱資料,終于敲定采用“45°鋼”做為加工材料。45°鋼為優質碳素結構用鋼,硬度比普通鋼材低,易切削加工。王偉買來直徑大約10MM的45°鋼,經過燒、挫、磨等多道工序,幾天后,自制的套筒終于完成。同雙向手柄組裝在一起,一個完全是自主設計、制造的“打卡神器”誕生了。維修人員得知王偉發明了一個既省時又省力的寶貝,都爭搶借用。用過的同志都用一個字評價:“牛”。
經過多次實踐證明,使用王偉發明的“打卡神器”通常可以縮短修復漏點時間在40%以上,在水中作業以往需要十幾分鐘時間能打完一個卡子,現在只需2分鐘左右。并且以往打一個卡子需要兩個人配合來完成,現在一個人就可以雙手同時操作獨立完成,節省人工一倍以上。
最后,王偉還很自豪地展示了手機里的幾幅照片,是他最新設計的半成品。雖然只是小發明,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可以派上大的用場。熱電集團需要更多像王偉一樣對待工作熱心、用心、專心的 “有心人”,需要有更多人來擔當“工匠”,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匠心營造熱電夢、中國夢。
下一篇:熱電夏季檢修忙 冬季供暖有保障